全自動毛豆清洗機是農產品加工領域的關鍵設備,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水流作用去除毛豆表面的泥沙、雜質及殘留農藥,同時避免毛豆莢破損(破損率需控制在5%以內)。
結構與流場作用原理
全自動毛豆清洗機的核心工作區域為清洗槽,典型結構包括進水系統(含布水管、噴嘴)、攪拌系統(如旋轉毛刷、攪拌槳)、輸送系統(網帶或刮板輸送機)及排水系統(濾網、集水槽),其清洗過程依賴“水流沖刷”“機械摩擦”“浮力分離”三重作用,其中水流場的分布直接決定清洗效果:
水流沖刷:高壓噴嘴或布水管噴出的水流形成高速射流,直接沖擊毛豆表面,通過剪切力剝離附著的泥沙與雜質;
機械摩擦:攪拌槳旋轉帶動水流形成漩渦,使毛豆在水流中發生翻滾、碰撞,通過豆莢間的摩擦及與毛刷的摩擦進一步去除頑固雜質;
浮力分離:清水流經清洗槽時,密度較大的泥沙(密度約2.6g/cm3)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槽底,隨排水排出;密度與水接近的毛豆(帶莢毛豆密度約1.05-1.1g/cm3)懸浮于水流中,隨輸送系統前移,實現“固液分離”。
從流體力學角度,清洗槽內的水流場屬于非穩態湍流流場(雷諾數Re>4000),流場特性受設備結構(如噴嘴角度、攪拌槳轉速、槽體形狀)、操作參數(如進水流量、水壓)及毛豆物料特性(如粒徑、堆積密度)共同影響。流場模擬的核心是通過求解Navier-Stokes方程,耦合RNG k-ε湍流模型(適用于高雷諾數湍流),模擬水流的速度分布、壓力分布及湍流強度分布,為優化提供量化依據。
本文來源于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://www.sumspring.net.cn/